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  • 首页
  • 焦点
  • 休闲
  • 综合
  • 百科
  • 探索
  • 娱乐
  • 当前位置:首页 > 时尚 > 清明时节寄哀思,缅怀先烈立丰碑

    清明时节寄哀思,缅怀先烈立丰碑

    发布时间:2025-08-16 09:54:07 来源:一掷千金网 作者:焦点

    清明时节寄哀思,清明缅怀先烈立丰碑

    发布时间:2018-09-22 08:52 来源:豫都网 我要投稿

    [摘要]人间三月芳菲始,时节思缅又是寄哀一年清明时。 清明本是怀先一个美好的词语,《岁时百问》说:“万物生长此时,烈立皆清洁而明净,丰碑故谓之清明。清明”正因为如此,时节思缅我们才会在清明时节出郭寻芳,寄哀折柳踏青,怀先寄托“一年之计在于春”的烈立美好希望。 清明节又是丰碑我国传统节日,为何要选择在...

      人间三月芳菲始,清明又是时节思缅一年清明时。

      清明本是寄哀一个美好的词语,《岁时百问》说:“万物生长此时,皆清洁而明净,故谓之清明。”正因为如此,我们才会在清明时节出郭寻芳,折柳踏青,寄托“一年之计在于春”的美好希望。

      清明节又是我国传统节日,为何要选择在这一天祭祀扫墓呢?在古代,清明节和寒食节临近,又临春分好时节。先人们就把清明和寒食合二为一了。这时的天气微风不燥,适合扫墓祭祀先人,寄托对逝者的怀念。

      每逢清明,我们都会以各种方式祭奠逝去的亲人,缅怀先人,通过对先人墓地的清扫、填土、拜祭、上花、点香等仪式,表达对逝者的离别之苦,思念之切,死者已矣,生者慰藉。自古以来我们对清明表达的心愿恒古不变,逐渐沉淀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。不忘祖不忘根,才能继承先人精神品质,内化为民族文化认同感,砥砺前行。

     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延绵产物。时至今日,当农业化社会转变为工业化社会,传统文化统受到西洋节日猛烈冲击,民族文化意识越来越淡薄的时候,我们应该寻回文化传统,使我们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传承性,更好的弘扬孝道和亲情,唤醒家庭共同意义,乃至对国家的凝聚力和认同感。

      在新时代,我们不能忘记战争年代为保卫国家抛头颅洒热血,甚至献出生命的的烈士英雄。都是如花年纪,我们能生活在和平年代,享受时代赋予我们最好的生活环境;而他们却在连天炮火中忍受战争的苦难,面临国家的破碎山河。同样都是青春似火,我们能在读书学习平安的长大,他们却在“整个华北都容不下一张书桌”的环境里投笔从戎,无问西东。越是时代久远,就越不能忘记用生命热血为我们换来这幸福生活的先辈们。清明时节,别忘了在心里默默悼念,愿英灵安息青山,后辈勇往直前。别忘了反思自己是否勤奋、勇敢、自立、忠诚、敬业、爱国,勉励自己奋勇向前。这是责任与担当、价值与使命使然。

      不忘来路,铭记历史;莫负春光,面向未来。清明不仅是一个节日,清明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,更激励我们追梦的积极意义。我们要让传统文化更好的照进现实,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尊心,使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自觉融人中华民族的骨血,用自己的爱国心撑起大中国的明天。(申红亮)

    • 上一篇:向“借贷公司”借5万元竟要还16万 厦门一男子遭遇“套路贷”
    • 下一篇:“脑控”上网、“意念对话”……脑机接口新突破

      相关文章

      • 冯骥与《星刃》制作人金亨泰微博互关 未来有合作?
      • 硅质砂岩成分分析标准物质:解析硅质砂岩成分奥秘
      • 【凉山交通】道路抢通信息
      • 火把节,本周启幕!
      • 生意社:本周国内纯碱市场行情持稳运行(9.2
      • 让传统医学“活”在烟火日常——市中医院中医药健康夜市见闻
      • 天下財經週報:輝達本週公布第三季財報,股價這次會跌嗎?|天下雜誌
      • 福建暴雨持续!省防指维持防汛Ⅲ级应急响应
      • 打听同事工资被辞退?企业薪酬管理有权但不可过度任性
      • 汉阴县农村供水公司抗旱保供“三招”解民忧

        随便看看

      • 泉州开展小作坊小加工厂安全隐患整治
      • 全台只2縣市房價撐住!估價師斷言接下來這樣走|天下雜誌
      • 纯碱市场早报,期货知识
      • 超高品质,多元矩阵,餐遇系列产品,开启热销狂潮!
      • 福莱特高层度报告:扎根光伏玻璃 即将迎来景气周期,企业新闻
      • 玛吉尔庄园:瓶中的普里奥拉托风土
      • 6月22日广州市北京路,广州酒家X百色芒果(田阳)联名甜品大放送
      • 硅质砂岩成分分析标准物质:解析硅质砂岩成分奥秘
      • 新派方便面,潮品牌!国圆吃面条手工面高品质大利润,助您抢占市场!
      • 投資知識、人脈還是自己?20~60歲不同年齡,該花錢在什麼事情上?|天下雜誌
      • Copyright © 2025 Powered by 清明时节寄哀思,缅怀先烈立丰碑,一掷千金网   sitemap